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53号提案的答复 |
||||
|
朱建华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化G60科创走廊嘉兴段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将持续发挥G60科创走廊重要节点城市作用,以亚太路科创带建设为重点,构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区域合作体系,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走廊建设。
聚焦创新资源引进,激发走廊建设新动能
一是注重高端人才引育。我市正在实施“星耀南湖”人才计划,已引进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可享受医疗、保险、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待遇。同时,力争与国内百所高校开展博士后联合培养,不断拓宽引进博士后渠道。目前共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70个、招收博士后609名,两项指标均排名全省前三。二是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对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单位,给予每家100万元奖励。三是优化创新生态体系。持续推进科技接轨上海,发挥沪嘉科技协作联盟作用,推动我市科技服务机构联合上海优质科创资源合力为我市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综合性服务。推动G60科创走廊成果转化基金在我市更多返投。
聚焦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走廊建设竞争力
一是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以推进“两化”改造提质提效为主要抓手,全面推动以数智技术、绿色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培育一批以未来工厂、绿色工厂为标杆的新智造绿色企业群体,不断提高全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二是推进“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积极申报“浙江制造”省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秀洲区智能光伏产业集群、海宁市智能光伏产业集群、嘉善县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产业集群等8个集群获评核心区、协同区,其中核心区6个,数量列全省第1。
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走廊建设生态圈
一是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与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互联互通,加快完善“三纵三横七连”的高速公路网。G60沪昆高速二次扩容项目已纳入《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预备类项目,力争尽早启动实施。二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建设(已正式纳入国家超算中心序列,成为浙江唯一、全国第14个国家超算中心)。同时,将有序推进阿里巴巴长三角智能计算基地、中国电信长三角国家枢纽嘉兴算力中心、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等建设。持续推进全市5G基站建设,目前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9万余个,基本实现重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的5G网络优质覆盖。
网络博彩平台
2024年5月21日
(联系处室: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处 联系电话:8215982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