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赌博2020年科技工作计划 |
||||
|
2020年,网络博彩平台将紧紧围绕构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发展思路,坚持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打造未来创新活力新城,全力打好“创新嘉兴大会战”,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力争2020年全市R&D占GDP比重突破3%,保持全省前列;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00家以上(省定任务分别为265家和559家)。
(一)围绕提质增量抓创新。一是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倍增行动。进一步提升科技型企业数量占比,加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打造一批强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实现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0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5000家。二是抓紧抓实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推进全市规上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和发明专利全覆盖,力争全市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进一步完善企业研发机构管理体系,加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对研发机构进行动态管理和绩效考评,对考评优秀的研发机构给予其依托企业增加相应的创新券额度。三是开展平台载体分类评价和绩效评估。提高孵化机构建设质量,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激励方式,对全市孵化器、众创空间实施全面考核,通过考核奖励和淘汰机制,着力推动全市孵化机构和在孵科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机构进行国家级、省级申报认定。对全市经认定的科技创新载体实行动态管理和分类绩效评价,建立绩效奖励和退出机制,引导我市科技创新载体高质量发展。
(二)围绕能级提升抓创新。一是推动产业能级再提升。聚焦实施资源整合、落实配套政策、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谋划布局建设一批示范标杆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同时对综合体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二是推动高新平台能级提升。推进各类园区进一步整合提升优化,提升高新园区的整体创新活力。推动省级以上高新园区在全省争先进位。加大对高新园区的支持力度,优先保障高新园区重大创新平台用地需求,配套实施差别化的用电、用水、排污、信贷等政策性奖励。三是推动应用研发平台能级再提升。聚焦数字经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五天重点领域,加强前沿理论研究布局,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提升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能力。谋划布局建设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技术前瞻性的省、市级重点实验室。
(三)围绕资源集聚抓创新。一是打造“路演中心”项目招引品牌。发挥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作用,常态化开展全球人才科技项目路演,聚焦全球创新前沿,加快全球高端科创要素集聚,形成资源一体化配置格局,不断提升品牌力和影响力。未来3年内举办不少于300场专场路演,并向长三角全域开放优质入库项目资源、投资机构资源、中介机构资源、创业导师资源、合作媒体资源等。制定出台专项配套政策,支持路演中心加快发展。二是打造“科创百人会”人才引进品牌。围绕科技新政聚焦的五大重点领域,吸引更多的顶尖高层次人才开展项目路演和论坛。进一步探索“整团队成建制”引才模式,深化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开展精准科技招商引才工作,推动全市科技产业高端发展。三是打造“人才飞地”域外孵化品牌。力争实现一线城市域外孵化器全覆盖,同时不断提质升级现有域外孵化器,扩容承载能力,提升带土移植的成效;加快形成以人才为核心,推动空间、资源、智力、服务、机制深入联通的创新发展模式,形成“研发在域外,转化在嘉兴”的创新协作新模式。
(四)围绕协同联动抓创新。一是深化G60科创走廊建设。按照G60科创走廊建设规划有关科创主平台的建设要求,加快全市各大科创主平台“串珠成链”联动发展,落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参与建立科创要素对接转移机制、推动科创园区(孵化器)互融互通、联合开展“卡脖子”重大领域联合攻关等。二是深化新型创新载体共建。支持清华长三院、中科院浙江院等重点创新载体做大做强,进一步对接清华大学、中科院等优质创新资源,推动优质科技项目落户我市;支持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三是深化科技对口合作发展。进一步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与山海协作,加快推动科技对接、人才支援、产业合作,实现精准帮扶,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围绕地方重大科技需求和产业化共性技术,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示范,提升对口支援和协作地区相关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围绕生态优化抓创新。一是推进科技新政落实。围绕加快建设长三角创新活力新城,加快制定配套实施细则,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实施。加强政策统筹协调力度,各地、各部门联动推进创新改革、制定创新政策、建设创新平台、实施创新项目、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的工作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目标一致、协作配合的政策合力,最大限度发挥各种支持政策的叠加效应。二是推进普惠政策精准落实。精准贯彻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深化科技创新券推广使用,扩大创新券使用对象和范围,支持科技创新全过程,激发技术创新活力,对各类具有普惠性、绩效性的科技补助和奖励,采用创新券的方式给予支持。三是深化“科技大脑”建设。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不断简化、优化市级科技服务事项流程,让科技领域的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企业和科技人员扩面。推进嘉兴“科技大脑”建设,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建立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决策支撑系统,实现智管科技、智能服务、智慧决策,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